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54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加书签

花瓣小说【huabanxs.com】第一时间更新《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卫长海:“这有什么?你们女人家不就是见了面东拉西扯的,找上什么话题说什么呗。”

孟氏翻了个白眼:“我总觉得她在打啸哥儿的主意。”

“你可拉倒吧,”卫长海轻哼了声:“人家陈家在京城也是数得上的世家,能看上咱家那小子?”

就卫啸那样的,在他看来除了脸白没啥好的,他都担忧这小子将来讨不上媳妇儿。

要是能娶上陈家的闺女,他得给祖宗烧高香。

说完,不等孟氏在踢他,自己翻身下床,识趣地离这婆娘远点儿:“嗳,你喝水不喝?”

孟氏还在想白天的事情:“我总觉得陈夫人话里有话。”

卫长海:“那你就该问问她,把话给挑明白了,要是能给啸儿讨个媳妇儿,老大两口子不知省多少心呢。”

孟氏一骨碌坐起来:“啸儿才几岁,你不想着他日后跟他爹一样当将军,光想着讨媳妇儿的事,瞧你那点儿出息。”

“他不喜欢习武,”卫长海像听了天大的玩笑一样:“换成卫泱还有点儿谱。”

卫啸啊,这孩子好静,跟着卫景平念念书还行。

卫泱这小子,现在能耍动剑了,学招式有模有样一点就透,天生习武的料子。

老两口说着话儿,很快就睡了。

后来又有别家的女眷们相邀,但凡提到家中小女儿的,她都要套一套话儿,嘿,果然,对方还真有要给卫啸说媒的意思,把孟氏吓得赶紧跟卫景平说了:“平哥儿,你看这怎么办?”

卫景平笑道:“阿娘看见中意的孙儿媳妇了吗?”他半真不假地又补了句:“看上了订个娃娃亲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孟氏伸出手点了点他的额头:“你呀越来越没个正经了。”

卫景平呵呵笑着。

孟氏说道:“等给啸哥儿开了头把亲事早早订下,就轮到给七七说婆家了。”

早早订下亲事,一到及笄的年纪婆家就催着出嫁,看你舍不舍得。

卫景平惊得呛了一口茶水:“阿娘,不行不行,啸哥儿还小呢,我开玩笑的您可别当真啊。”

孟氏摇摇头:“……”

她就知道这小子一天天的没个正形。

……

亨庆十年的九月,又是一年科举秋闱之际,卫景平被云骁帝点为副考官,让他和几名官员一道辅助太子太傅裴颂坐镇京城的乡试,阅尽京畿士子的文章,从中选出贤才来,为国所用。

当考官主持科举,这才是一个官员能在士子中积累起名望的最佳途径因为通过主持科举,会收获一票门生。

所谓门生故旧,说的是学生和同窗、同年,这些人是除了家人之外,往后命运和利益联系最紧密的了,说是根基也不为过。

同僚们纷纷恭贺卫景平。

没想到卫景平却跟云骁帝请辞乡试副主考一职,他说道:“臣自从入仕之后汲汲营营,再无心做文章,只怕耽误了京城的读书人,臣请陛下另选贤能。”

说真的,当年读书时候学的八股文对他来说仅仅是科举的工具罢了,用完被扔下了,他现在做文章的水平,较真起来,不知退步到哪里去了。

不敢轻易揽这个活儿,容易翻车。

再说,他今年当上了右相,大哥卫景明又升了从三品的怀远将军,卫家在京城的热度居高不下,再去担任副主考官主持乡试,要热昏脑壳了。

卫景平想给自家降降温,减少露脸的机会了。

云骁帝眯着凤目看了他片刻:“卫爱卿谦虚了。”

卫景平:“臣没有家学渊源,靠着陛下的提携和运气才走到今天,从不敢忘了自己的斤两。”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云骁帝不好再勉强他:“嗯。卫爱卿退下吧。”

他要另选旁人了。

等卫景平退下后,云骁帝跟大太监李桐感慨:“卫四这性子,过于谨慎了。”

他还没见过哪个官员说自己学问不精,不愿意当考官呢。都是文人相轻,看不上旁人的文章。

李桐说道:“也许是他从小贫穷,如今得了富贵,无比珍惜吧。”

生怕一步走错了。

云骁帝沉思了一下,没有说话。

……

走出皇宫,卫景平鼻子一痒,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是谁在背后嚼他舌根,嗯?

不过推掉了乡试的考官,一身轻。这阵子朝廷比较平稳,他在右相的位子上做的越来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趁着这个机会,卫景平戒掉了熬夜的毛病,每晚一到时辰就抓紧洗漱,而后哄卫七七睡觉。

等他闺女入睡了,他也跟着去歇息了。

一直到入秋天气转凉,卫景平都是这种生活节奏,很知道保养。

十月满京城桂花飘香时,他二叔卫长河进京来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花瓣小说】地址:huaban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花瓣小说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孤独麦客 连载 463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山有意 连载 541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凤子君 连载 35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夜深 连载 256万字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柳绪琬 连载 32万字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历史] 朕,剩者为王 爱吃酥羊肉的刀宗人
[历史]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我叫罗小飞
[历史] 金玉满唐 十年卧雪
[历史]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勤奋的徐三少
[历史] 大宋小农民 沭河小花生
[历史] 继兄不善 第一只喵
[历史] 乱世种田日常 小乔且中路
[历史] 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 我要吃月亮
[历史]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历史] 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 九月的槐树
[历史] 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 玄冥铁骑
[历史]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小玉米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花瓣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花瓣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4-07-06 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