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乱拳打死老师傅 (第1/2页)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加书签

“好教张御史得知,我从宇文智及手中夺取之物,实乃是宇文述的罪证、宇文述蓄势谋反的罪证。”

中华殿内,杨集向张衡说了一番话,而他这番貌似平淡的话,却在殿内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般的惊呼声。

这也是杨集的聪明之处,纵然他是高高在上、位高权重的亲王,但是亲王这一重身份也死死的限制了他,似这等朝堂之争,不宜牵涉过深。如果他仅仅只是将此案定义为他和宇文智及之争、宇文述操纵武举,仅仅只是就事论事的找宇文述的碴,性质就是亲王与权臣之间的战争,不管成败,他都成为瞩目的存在,不仅使他超然的‘地方官’的优势荡然无存,而且会成为文武百官顾虑的存在,文武百官一旦顾虑了他,便会在背后合起伙来搞他。

更重要的是如果就事论事的话,哪怕他在大殿之内闹得再厉害、哪怕赢了这场官司,杨广也只是将此案定为卖官鬻爵的谋财案,宇文述即便受到一定惩罚,日后很快又会复出,到那时,宇文述一定是他最致命的毒匕。

如果将此案提升到‘蓄势谋反’的高度,那么大隋君臣都被“谋反”二字吸引住,在这个前提与暗示之下,他今天对宇文述做出什么样的反击都被人们视为正常的举动,而不是拥有什么不良的动机,他本人也被视为维护大隋国祚、举报不轨之臣的正义之士,而不是与他们争朝堂话语权的政客。这样一来,重臣们就不会视他为桀骜崛起的威胁。

至于宇文述“蓄势谋反”的证据,杨集自然是没有的,但是架不住人们猜想啊!

毕竟宇文述已经位极人臣了,他可以上进的空间已经很小很少了,若是他仅仅为了大权独揽、一手遮天,若他仅仅只是为了自污,为何要大量卖世家门阀人情?为何要蓄养三千假子?为何要招揽大量杰出的寒门为己用?为何如此卖命的敛财?

平时的话,倒也无妨,可是宇文述一旦在此案输了,便会沦为众人都想推一把的失败者,众人在“蓄势谋反”这四字的暗示和启发之下,定然找宇文述的碴子,而他平时卖人情、蓄养假子、安插假子入军政、夺朝廷才人、大肆敛财等举动,也会成为重臣群起而攻的‘罪证’。

就算杨广没有定义为谋反,还会重用宇文述,但是宇文述诸多超出了臣子范畴、超出了自污范畴的过分举动,一旦公诸于众,杨广心中怎能没有疙瘩?

只要杨广心中有了疙瘩,宇文述日后哪怕夹着尾巴做人,将假子解除、家财散尽,祸患反而更大。

或许杨广会想,你宇文述为何要将假子解除、家财散尽?你何不敢与世家门阀接触……

你是不是心中藏着什么秘密?

你又在害怕什么?

你是不是招揽人心?

到了那一步,连带暗中使力的虞世基、梁昆等人,也被人们理所当然划入逆党一系,一起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竭尽全力扳倒的对象。而杨集现在要做的,就是打赢这场官司,为眼红宇文述、虞世基、梁昆等位置的臣子,创造口诛笔伐的机会。

臣子们的千种百种反应,固然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出发,但却间接的缓解了杨集在朝中的压力。

此时此刻,文武百官都以惊骇的目光看着宇文述,议论之声更是响彻大殿,谁也没有想到杨集将这个普普通通的小案子升级到了这个高度,不仅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宇文述,更令人惊悚的是,竟然告宇文述“蓄势谋反”。但是一些人联想到宇文智及剑劈杨集之事,开始将信将疑了起来。

宇文述也被杨集这一番打了个措手不及,完全没有料到杨集直接越过此案,把自己打入了地狱般的“蓄势谋反”,他气得浑身颤抖,一张老脸更是烫得跟火烧一般,一双拳头捏着咯咯直响,恨不得将杨集一拳打死,指着杨集厉声大喊:“你血口喷人、歹毒诬告,老夫与你没完!”

杨集注视着几乎发狂的宇文述,说道:“我有证据!我有人证、我有物证!”

平平淡淡的话语、稳重如山的神态,又在大殿掀起了轩然大波。

气得差点发飙的宇文述也呆住了,他指着杨集,一时间目瞪口呆,久久说不出话来,过了片刻,他向杨广行了一礼,大声咆哮道:“圣人,老臣冤枉、老臣冤枉啊!恳请圣人为老臣做主。”

杨广却摆了摆手,说道:“大将军不必着急,是对是错,自有公断。”

“喏!”

宇文述无奈的应了一声,他心中将杨集恨得咬牙切齿,但是圣人竟然一点都不帮他了,虽然杨广脸被平天冠垂下的十二条旒挡着,使他看不到十二旒后面的脸色,但是杨广冷肃的语气,令他十分紧张,难道真怀疑自己‘蓄势谋反’了?

得此结论,宇文述心中开始不安起来了。他自问没有谋反之心、谋反之势,但是他不法之事、逾越之处多如牛毛;尤其是他的长子和三子做什么事情都瞒着他,要是他们有什么过界的行为举动,并且被杨集抓住,似乎也正常。

事态变成了这番模样,张衡也无法再审了,他向杨广拱手道:“圣人……”

杨广挥手打断,说道:“继续审!”

“喏!”

张衡无可奈何,他明白案件的性质变了,向杨集问道:“卫王,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许国公蓄势谋反?”

“很多很多!且听我细细道来。第一件事,是武举乙榜!”

杨集说道:“在此之前,武士入仕无门,使许许多多惊才绝艳、有名将之姿的贤才抑郁终生、草木同朽,于他本人而言,只是怀才不遇,但是对于朝廷而言,却是损失了万中无一的名将。而圣人创办武举的目的唯才是举,使这类真才实学的人能够人尽其才、为国所用,同时也能激发所有将士争胜之心、鼓励民间武士刻苦练习武艺。军队有了大量人才的涌入,便能将平庸无能之辈淘汰出局,终使我大隋军队人才不断、名将不绝,永葆睥睨天下、无敌可挡之势。所以武举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于国于民都有莫大好处。”

杨广眼中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许之色,倒不是因为杨集拍马屁,而是他事先没有把武举的深层用意说出来,但杨集却想到了,说明杨集很了解自己的用意,无须交待就能很好的配合自己。

双方都没有说什么,但彼此却能心领神会,这一种默契,让杨广心中产生难以言喻的愉悦之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隋主沉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花瓣小说只为原作者碧海思云的小说《大隋主沉浮》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碧海思云并收藏《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人到中年纸老虎 连载 117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三吃糖豆 连载 184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孤独麦客 连载 464万字

亮剑
亮剑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都梁 全本 52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酱爆鱿鱼 连载 260万字

大隋第三世
大隋第三世

隋朝纲常败、乱象渐丛生。在这即将拉开的历史帷幕,杨侗披甲跨马,举起屠刀,用皇室子弟的名义和尊严,维护与拯救这一个天下哭泣的时代。大隋的辉煌,不会就此终结!读者交流‘寇寇’群:1623145

碧海思云 连载

神雕变
神雕变

    李浩然——灵鹫宫弃徒之子,下任尊主之徒;他恨灵鹫门规不人道,断然拒绝认祖归宗。但是天山绝艺只能由灵鹫门徒来学,他是选择妥协?还是坚定自己之路?因为他的横空出世,凄美的神雕故事,变得坚韧、变得复杂,变得无迹可寻。他不想改变什么,然而就是因为他,南帝变了,东邪变了,郭靖变了,黄蓉变了,杨过变了,小龙女变了,程英变了,陆无双变了……一切的一切都变了。蓦然回首,他才发现记忆中的故事,因为他而改变,

碧海思云 其他 连载

壮哉大唐少年郎
壮哉大唐少年郎

新书—《我是伐天霸主》人,即神;我在,就是君临!种青莲丹心,生不绝战魂夺天地造化,诛天骄神话容万兽为己用,灭苍天之不平

碧海思云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花瓣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花瓣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05 03: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