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花瓣小说】地址:huabanxs.com

卢作孚道:“嗨,这人生呢,好多事情确实是不可预料。我21岁那年,第一次坐轮船过长江,坐的‘蜀通’轮,舱位分好几个等级,头等舱专供外国人和‘高级华人’坐,设在顶层,舱位豪华、服务周到,是天堂。统舱在底层,是个老大的货舱,没有铺位,自带铺盖、席子,铺在甲板上睡,是普通中国人坐的,是地狱。没得啥子服务不说,还时有恶言相加。我就睡的统舱,一个船上人员踩了我的脚,竟然还踏削我说,好狗不挡路。当时我好生气,就想,必须结束这种状况,必须恢复中国人的尊严。可啷个结束,啷个恢复?”

“你就想自己办船运?”

“想过。啸松,你还记得不,那年的旧历5月,在成都通俗教育馆的莲花池边,我跟郑璧成和耿布诚就说到过船运的事情,好像你也在场。那阵只是想造小汽船,走遂宁、合川、重庆这条航线。”

“有这事儿,你们当时还决定要办呢。”

“两个月后,我跟瑞青还专门从遂宁坐木船去沿河探测河水的深浅,以便决定小汽船的容积。后叟发现,遂宁到合川的河水太浅,这‘遂合航线’才作罢论。”

“所以,你现在要开通‘渝合航线’了。”

“是这么的。”

“你老兄是早有深谋远虑啊,得行,你硬是经蹦!”刘啸松喝酒,笑道,“我那次跟我一个北方亲戚说起你‘经蹦’,他听不懂。我就跟他解释说,我们重庆人常说,‘干精精瘦壳壳,一顿要吃几大钵’,这是讲瘦人吃得。我那朋友魁先呢,人瘦,却精神,做事情风风火火。他就呵哈笑,说,明白了,他是个经得起事情的人。我就说,他是个经得起事情的能干人。”

卢作孚感叹:“人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诸多的事情就如像那水浪子,一道道朝你不停地扑过来……”

这时候,朱正汉笑嘻嘻进来:“卢总,好消息,明天去重庆的船票全卖完了。”

卢作孚好高兴,端起刘啸松跟前的酒抿了一口:“好耶,好兆头!”

酉时,冬日明晃晃的太阳西斜。一艘来自重庆的载重500海关担的“厂口麻秧子”木帆船停靠到了涪陵县水码头。卢作孚与船长孙正明和他的两个跟班程心泉、朱正汉步下船来。攀登码头那陡峭的石梯时步履匆匆,卢作孚实在是心急如焚。

民生公司以好兆头开航的“渝合航线”不到四个月便被迫停航了。

随着冬季的到来,嘉陵江进入了枯水期。本来就浅的江水渐次降到了“民生”轮的吃水线以下,不得不停航。重新开航得要等到来年初夏,等待江水上涨,其间,得要断航5个多月,这可是要命的事情!公司里有人悲观起来,说民生公司是一半成功一半失败。岂止是一半失败,如此地等待那将会是前功尽弃,是会垮杆的!

四人快步走到了繁华路段。

这涪陵是巴国故都,是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水码头,县城依山临江而建,主要街道就只一条不宽的马路。马路自长江上游蜿蜒伸向两江交汇处,两旁挤满了高高矮矮的房屋。这里自古是商贾云集之所。街上人流熙攘、人声鼎沸,商店挨门接户。大户商号早已挂出闪亮的大红灯笼来。

卢作孚看着,绷紧的面皮舒展开来。

程心泉四处张望:“卢总,这涪陵城好热闹!”他是第一次来涪陵城。

“嗯,是热闹,走,先找个餐馆填饱肚皮,再好生转游一下。”卢作孚一反方才忧郁,快慰道。热闹就有商机啊!

孙正明是涪陵人,倍感家乡亲切:“好,吃完饭后,我带你们转游!”卢总这一向忧心太重,该让他放松一下。

朱正汉随船路过涪陵两次,都只是在码头边观望这座山城,也好想转游一番:“要得,转一转!”

管伙食的程心泉晓得公司的艰难,晓得卢作孚的简朴,不往大餐馆走,四处搜寻小餐馆。孙正明说,拐过前面那个路口,有好多家小吃馆子。卢作孚道,好,吃小吃,味道好。他四人朝前面路口走时,传来一阵锣鼓声。孙正明笑了,加快步子走。他四人拐过那路口时,看见一家挂有“舒永高茶铺”招牌的铺子门前,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孙正明就拉了卢作孚往人丛里钻,程心泉、朱正汉也跟了进去。见是一支不小的乐队,那些腰杆上扎彩带的鼓乐手们正挥臂扭腰急敲锣鼓,这欢快热烈吉祥喜庆的锣鼓时而舒缓时而快促,舒缓时犹如闲庭信步,快促时恰似勇士归来。

“哈,卢总,‘御锣’,这是‘御锣’!”孙正明笑道。

“啥子呃?”卢作孚问,被这锣鼓声感染。

“就是跟皇家沾边的‘御锣’。”孙正明说,“卢总,你仔细听,这锣声既有巴渝山水的粗犷豪放,又有江南丝竹的幽雅韵味。”

卢作孚仔细听:“倒是呃。”

“这‘御锣’最先在各商号流行。我们涪陵城的‘乾元兴’、‘宋月楼绸缎铺’和这‘舒永高茶铺’就组织有‘御锣’班子,还向丰都、重庆扩展呢……”

孙正明说时,那乐队里一个须发杂白的老者沙哑喉咙喊,翠月,出来得啰!就走出个十六七岁的女子,边跳边舒展柔嗓唱:

暖云如絮雨如尘,不见长安却见春,

十二月中都做客,八千里外未归人。

蛮花匝地红于锦,海浪兼天白似银,

谁说道衡离思苦,江南山色尚堪亲。

“卢总,你听,她唱的是江南曲调!”孙正明说。

卢作孚笑道:“真还是呢。这涪陵城离江南那么远,啷个会唱这江南曲调?”心想,中国地大物博,好多事情真还是不可思议。

孙正明说,这里太闹,说话听不清楚,吃饭时再说。寻着附近一家小餐馆吃夜饭时,知根底的孙正明才滔滔不绝说起‘御锣’来:

“我们涪陵出过不少名人,其中有个叫周煌的,乾隆元年,他22岁,中了恩科举人,任过四库全书馆的总阅、工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后来,竟然当了皇太子总师傅、都察院左都御史。此人不仅政绩显赫,更以学问见长,有大量文集、墨宝留传于世。他虽然身居高位,对家乡却深怀厚情,到了晚年,思乡之情更是与日俱增。”

程心泉说:“你说那么多,未必然他跟‘御锣’有关?”

“当然有关。”孙正明说,“这周煌曾经三次回川,最后一次回涪陵是乾隆四十六年。那年他62岁,觉得该为家乡做点啥子事情,就想到了在皇宫时经常听到的‘苏锣’。这‘苏锣’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带回京城的,从此,皇宫里就响起了委婉悠扬的江南丝竹乐声。”

“周煌又将其带回涪陵来了?”朱正汉问。

“对头,不同的是将这江南乐声加入了巴人锣鼓。”孙正明说,“你们刚才听见那女子唱的诗词就是周煌写的。这诗词不仅抒发了他对江南水乡的赞美,也道出了对家乡的怀念。他71岁那年,被一场政治旋涡卷入了命运低谷,后来,就借诗文排遣苦闷,在这鼓乐声中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人呢,都是有高潮也有低谷的。”卢作孚有感而发。

孙正明点头:“我听老辈人讲,周煌说过,人在孤独时只有亲人才能给以抚慰;人在痛苦时只有家乡山水才能抚平创伤。自己离开家乡时是个血气方刚的青年,转眼间到了生命的暮年。就想,如果把这来自南方的乐音带回家乡,让家乡的父老也能欣赏到皇宫音乐,不也是对家乡的一点贡献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长河魂》转载请注明来源:花瓣小说huaban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长河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花瓣小说只为原作者王雨的小说《长河魂》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雨并收藏《长河魂》最新章节。
家父汉高祖
家父汉高祖

一个伟大的帝国刚刚诞生,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刘长也曾想过要不要争一争那大位,由自己来率领这个崭新的帝国,可是他看了看自己的周围,刘邦,吕后,刘盈,刘恒...嗯,活着不好吗?于是乎,刘长戴上了穿越者之耻的帽子,开始了混吃等死的咸鱼生活。又名《我愚蠢的欧豆豆》,《这娃其实是项羽的吧?》,《跟你这样的虫豸怎么能治好大汉》等等。

历史系之狼 连载 686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夜深 连载 257万字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枯泽 连载 10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剑从天降 连载 212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魔法龟Revo 连载 37万字

[历史]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 江南狂少
[历史]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历史] 谍战风云录:大宋 香菇草莓牛肉酱
[历史] 倒拔三国 神枪帅飞侠
[历史] 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 我要吃月亮
[历史]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我爱吃大肘子
[历史] 农民将军 喜欢响蜜鴷的纳兰
[历史] 大唐小说家 烟雨江南醉成风
[历史] 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 李信谦
[历史] 乱世种田日常 小乔且中路
[历史]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小玉米芽
[历史] 清末土司王 司徒南
[历史] 明末:边军不退 沐风叶
[历史] 谍海无名 往复生还
[历史] 我在异世界召唤 彐衵
[历史]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我叫罗小飞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花瓣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花瓣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4-10-22 08:37:34